亲历妈祖绕境:九天八夜的狂欢节
文丨茹妮
酒水、时蔬,还有两大包刚从市场买来的鲜切梅花肉,一顿足够十人吃喝的火锅美餐开始了。陈兰达的妈妈将两张大木桌拼在一起,招呼客人们开饭。每年四月,位于台中大甲的陈兰达家变成了联络中转站,从早到晚聚在这里吃饭聊天的朋友络绎不绝。参加妈祖绕境的亲朋好友,都会到距离镇澜宫只有200米的陈家来坐一坐。
“轿子到哪里了?”一群人边吃边问。电视上的新闻台循环播送着妈祖绕境的进度,大家都很关心,载着妈祖的神轿何时回到镇澜宫,那时候庙门前的表演才最好看。
(资料图片)
陈兰达的爸爸是一名退休的小学老师,他向在场的年轻人介绍经验:“轿子一定会比计划时间晚回来,让阿姨先带你们去巷子里看表演”。在宫庙旁住了几十年的居民都知道,若想在妈祖回銮时穿越或跪或拜的人流,挤到庙门口去看热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台湾台中市的大甲区,有一座近300年历史的妈祖庙——镇澜宫。每年农历三月的“疯妈祖”已延续百年,这个妈祖绕境活动堪称全台湾最热闹的节庆。两年前,我曾住到陈兰达家,跟随绕境队伍走了三个白天。因为对其中的民俗文化甚感好奇,今年5月,我又从北京远赴福建,一路搭乘飞机、火车、轮渡,到妈祖的老家湄洲岛,围观她1063岁生日的庆典。
从福建莆田的湄洲岛到台湾大甲镇澜宫,妈祖信仰连结着两岸,也汇聚着全球各地华人的热情。
九天八夜的狂欢
午夜11点,镇澜宫灯火通明,锣鼓声混杂着鞭炮声,刺激着周边民众的耳膜。庙门前逐渐聚集起黑压压的人潮,哨角队率先开路,信众屈膝跪拜,妈祖的圣驾出巡了。沿着妈祖的前进路线,在湿热的晚风中,香客拔脚跟上。
据庙方统计,全台2300万人,每年约有400万人参与“大甲妈”活动。如果算上通过网络平台收看实时转播的民众,数字则更加庞大。
九天的进程中,沿途火车大面积晚点,民宿爆满,中台湾地区的喧闹程度远高于春运时期。妈祖从台中大甲的镇澜宫起驾,前往嘉义新港奉天宫,给其父母举行祝寿大典后返回,路途横跨4个县市,21个区乡镇,全程300余公里。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陪妈祖出行是个苦差事。在逼近30摄氏度的气温中,人们日均暴走约35公里。
2021年4月,初次体验妈祖绕境的我,到了晚上仍会回到陈兰达家洗澡休息,而虔诚的信众在夜晚则会追随妈祖神轿,睡在宫庙大厅的地板上。一叠叠硬纸板摊开铺在庙宇的大厅或者回廊上,凡是空位皆可取用,男女老少鞋一脱、头一歪,鼾声如雷。
90后陈兰达是我的同学,在台湾的一所高校读硕士。她家就在镇澜宫附近,曾在大学毕业后完整地走过9天8夜的绕境。她承认路途对体能的挑战,却仍然觉得幸福感十足。“你完全不用带任何食物和水,出门之前不用吃早餐。”她说的并不是拜神中的习俗,而是说路上早有人为你备好餐饮。我没想到,这次出行也是一场狂欢。
妈祖信众的热情是扑面而来的。绕境路线经过宫庙、乡间小路和住宅区,企业、政治人物、民众纷纷来提供补给。
“刚出锅的炸洋葱圈,要不要吃?”
“大家排好队,这边领取西瓜芭乐小番茄。”
“还有有口罩、膏药、扇子哦,欢迎自取。”
沿街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就像乡村的农贸市场。不一样的是,钱是这个场合中的非必需品,面对硬塞到手里的补给品,只需要微笑说谢谢。
我把当天吃的东西全都记录在手机上:鸭肉油饭、鱼丸汤、肉粽、蔬菜煎饼、水煎包、炸薯条、芭乐、玉米和各式饮料……一天下来,塞进肚皮的食物竟然快要有二十种,而且全部免费。妈祖绕境去程吃素,回程开荤,我们走在回程的路上,如同观光一般,复刻游览夜市一条街的经历。
好吃的东西太多,信众们让人盛情难却。在沿着住宅区的乡间小路上,一位身材瘦小、年逾古稀的阿嬷,从家中出门捧着面包和冰镇好的矿泉水,一把塞到我的手里。“妈祖请的,一定要收下”。无数个善意的阿公阿嬷出现,我的背包很快就变得鼓鼓囊囊。
台湾网民在网络论坛上分享心得时说,妈祖绕境,只要去过一次就会上瘾。除了食物,让人上瘾的还有平时看不到的“大节目”。电音乐队、卡车钢管舞、舞龙舞狮、民族弦乐演奏,花式演出走在神轿之前,开路鸣放的鞭炮就仿佛不要钱。最近几年,绕境更添新花样。沿途增设的淋浴车、肌肉按摩摊位,给信众提供方便。官方APP实时显示神轿位置,让中途加入的信众不至于扑空。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台籍教授潘是辉,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妈祖信仰传播与清代台湾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在他看来,妈祖绕境中蕴含着“苦行”与“布施”的宗教概念。信众徒步走时脚底酸软、肌肉酸痛,正是以苦行来寄托信仰的体现。提供食物和各类服务,则是布施的体现。
台湾的妈祖绕境经历了从“信仰圈”、“文化圈”再到“观光圈”的拓展。妈祖绕境并非只有宗教和文化属性,已逐步发展成为旅行观光的风景线。这是谢雅卉教授的观点,她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台籍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妈祖信仰的传播路径与理论构建”研究。谢雅卉说,妈祖绕境现场就如同一个“神圣的信仰空间”。信众进入其中,亲近妈祖,获得赐福。而信仰空间和民众的世俗社会之间似乎并不存在结界。在九天八夜的旅途中,妈祖把香客的吃喝、冷热、健康、姻缘,照顾得面面俱到。
掷筊杯与持令旗
初到大甲的第一个晚上,陈兰达带我直奔镇澜宫。一个新来的香客能否启程参加第二天的绕境进香,要先请示妈祖。
陈兰达说,新人需要如此操作:首先是添香油钱,虽然电子支付还不太普及,但刷卡已经在台湾的宫庙流行起来。台湾的悠游卡如同香港的八达通,提前储值,可以搭乘公交地铁或在便利店买东西。庙方设置好金额,刷一下划走新台币50块(约11元人民币)。
奉上香油钱后,是请香,三拜妈祖。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环节——掷筊杯。在供桌前,人们找到两块巴掌大的红色月牙木头,一面平滑,一面凸出。把双手合十放在手心,再向地面抛出。若一平一凸则为“圣杯”,证明此行得到妈祖应允。两个平面所代表的“笑杯”则表示妈祖对此事仍有犹豫,说不好。反之,两个凸起所代表的“阴杯”则表示神明不应允。”
“如果妈祖不允许怎么办?”我有些担心地询问陈兰达。“也会有这样的先例,但你也可以多掷几次,”在陈兰达的口中,妈祖宽容而和善,只要多问几次,有求必应。
第二天一早启程上路,作为绕境队伍中的一员,我需要一个标志——令旗。在正殿隔壁,支付300台币即可请到专属令旗——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写上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在群众规模庞大的队伍中,令旗代表着一种“合法身份”。传说中,令旗是妈祖调兵遣将、降妖除魔的随身法宝,采用双面龙纹刺绣,辅以流苏装饰。每年绕境的令旗样式有所不同,但可以循环使用。
陈兰达手持的令旗就是从2018年开始循环使用的,重复使用使原本红底的令旗显露出了黑色。陈兰达家曾经是巷子里的杂货店仓库,房子有四层高,令旗就供奉在一层一进门的祖先桌上。每逢绕境,令旗就会再次被请下来。
第二天一早,手持令旗的我们,挤上了火车,前往妈祖神轿所在的位置,追随她一同前进。一路上,信众争抢着靠近神轿,五体投地“钻轿底”沾福气,排队领取妈祖神轿驻驾时轿子下方的金色纸片“压轿金”。但凡走到妈祖驻驾的大庙,民众就会拿起庙方的大印,叠加盖在令旗上,再收集黄色的平安符,捆绑在令旗顶端。如果将九天八夜全部走下来,令旗顶端的黄色平安符就会如同成熟的稻穗一样多,令人羡慕不已。
“放在家里,小孩或者老人生病就烧成灰给他们洗澡。”陈兰达的父亲指出平安符的妙用方法。即使没有什么医学根据,人们或许会因此而获得心灵能量。
绕境狂欢也是民间经济最蓬勃的时刻。镇澜宫前的市集上,我发现了一些连结两岸的“信物”。以红色绒布和亮片制成的“富贵平安小老虎”,是可以挂在胸前的装饰品,售价100台币。老板告诉我,这些饰品来自大陆。在北方庙会中常见的虎头饰品、平安吊坠,也能在庙门前的摊贩上看到。在淘宝上溯源它们的产地,有的大概来自义乌,有的来自莆田。
女神漂洋过海去台湾
妈祖的诞生地是福建湄洲岛。2023年5月12日是癸卯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1063周年的纪念日。前一天晚上,我搭乘轮渡,从莆田码头出发不过10分钟就抵达了岛上。一两天之间,湄洲岛上聚集了近万人,从海内外各地来此参加妈祖的祝寿大典。
民宿老板开车到码头来载我们,“今晚人还不算多,明天岛上爆满啦,全部是香客”。香客大多当天往返。即使如此,在面积14.35平方公里的岛上,仍然经历了一波涨价潮,平时一两百元一晚的民宿,价格飙升到八九百。老板甚至在收到网络订单时打电话提醒我,“从北京来玩哦?你们如果只是旅游,最好换一天来!”
与大甲镇澜宫不同,湄洲岛上的氛围更加庄重。彩灯、礼花、演出等传统节目在祖庙有序进行,香客或单独、或组队,有序参拜。热闹的范围并未波及居民住宅区。比起大甲在饮食和文化上生发出的诸多新花样,湄洲岛上的活动显得秩序井然。
走出码头不远,可以看到气势恢宏、占地面积庞大的妈祖庙。自山门进入,从太子殿、天后宫、朝天阁到升天楼,每座建筑中都供奉着妈祖的分灵。南线新建筑群中,每座殿宇都供奉着材质不同的妈祖神像,玉石、黄金、楠木,尽显奢华。
妈祖本名林默娘,曾是一名普通女子,因出生时不爱哭闹,便取名为“默”。直到28岁那年,她在海上救人时仙逝,自此成为闽南沿海居民供奉的神明。资料显示,出生于北宋年间的妈祖,经历过三十六次册封,头衔经过夫人、妃、天妃、真君、圣母、太后、皇太后、天后等升级“八连跳”。在神话故事的演变中,“千里眼”、“顺风耳”也曾受到妈祖大爱感召,臣服于妈祖麾下。
世上只有一位林默娘,各地却都有妈祖庙。“分灵”就是湄洲妈祖走向世界各地的方式。据统计,湄洲妈祖已分灵至47个国家和地区。大甲镇澜宫绕境中的妈祖,是与清朝的移民一同抵达台湾的。相传雍正年间,湄洲岛人林氏一家移居台湾,开始在大甲谋生。林氏自湄洲祖庙恭请一尊妈祖神像到自家奉祀,引得周边移居而来的妈祖信徒前来膜拜。妈祖信仰表达着沿海民众对海洋的敬畏。到了台湾的妈祖包山包海,还负责姻缘、学业,甚至有传说,二战时期美军轰炸被日军占领的台湾时,危急关头是妈祖下凡接住了炮弹,避免大量民众丧生。
在台湾网民之间流传过一个段子。“每年绕境前,员工一手准备辞职信,一手准备请假单,只要老板不准假,马上辞职也要护卫妈祖。”对于陈兰达来说,妈祖更像是老家附近的亲切朋友。从小跟着奶奶、父母拜妈祖,长大后每次从台北回到大甲,她都会习惯性地去镇澜宫拜一拜,跟妈祖报告近况。一位台湾南部的友人告诉我,她的小儿子骑自行车摔倒了,没有跑回家找妈妈,而是看着凹凸不平的路面委屈地说,要去隔壁的大庙找告状。渗透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妈祖看起来像一位亲切的“通灵阿姨”。
几位学者也分享了他们对于妈祖信仰的一些观察与分析。
台湾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黄俊威表示,中国历史上所有民间宗教的本质在于所谓的“灵验”和“感应”,宗教教义本身其实并不重要。从民间宗教信仰角度来看,求平安符,拿压轿金,排长队钻轿底,都跟韩愈在《谏迎佛骨表》中记录的唐太宗迎佛骨的现象,存在本质上的相似,不外乎是求个心安而已。黄冈师范学院的潘是辉教授也说,有些台湾学者考虑到大陆任教,离开家乡前,就会去妈祖庙掷筊杯,问问此行是否顺利。
在古代传说中,妈祖信奉佛教,曾受观音点化成仙。谢雅卉在研究论文中指出,妈祖信仰融入了传统汉人社会中儒、释、道的核心价值,兼具传统美德。其中的包容、慈悲和大爱,蕴含着一种正能量,带给人心灵上的安慰。潘是辉则认为,妈祖的包容对于整合台湾社会发挥很大的功用。“台湾很多跨村庄的大庙都是妈祖庙。绕境协调调动了各个社会团体,凝聚起地方上的人心。所以妈祖庙成为了台湾数量最多的,祭祀单一主神的庙宇。”
在湄洲的妈祖祖庙,拾阶而上,道路两旁按插的令旗上写着“福佑两岸”。祖庙南线新建筑群中的灵慈殿就是在2002年由大甲镇澜宫捐建的。早在疫情之前,镇澜宫大甲妈就曾多次回到湄洲老家进香绕境。2017年,湄洲妈暌违20年巡安台湾,在17天的绕境中,驻跸停驾在包含镇澜宫在内的各大妈祖庙中。媒体报道称,湄洲妈祖成了两岸沟通的桥梁,妈祖信仰是连接两岸人民心灵的无形纽带。
(文中陈兰达为化名)
——完——
作者茹妮,走过白山黑水和东南边陲,关注性别、族群和两岸。
题图:2023年5月12日,福建莆田湄洲岛,祖庙天后宫前广场。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