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之气与现代之风——虚谷山水册页的笔墨趣味
作者:陈晶(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虚谷其人其画,在中国晚清画坛显得颇有些卓尔不群。各科兼擅、落笔冷隽、别开蹊径、奇古绝俗,是时人对虚谷较为普遍的评价。经其好友高邕审定、杨逸所著的《海上墨林》中曾描述:“同时如任颐、胡公寿辈皆为心折。往来维扬、苏、沪间。来沪时,流连辄数月,求画者云集,画倦即行。”足见他声名之盛,“画倦即行”又可见其洒脱淡泊的性情。
虚谷所处的时代,溯古与纳新的审美取向交织并存,其山水画中笔墨意象与经营位置的戛戛独造,正是缘于晚清绘画风气与个人才情的相互作用。
柏林间步(中国画) 虚谷
五代荆浩提出绘景“六要”等山水画理论之后,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思想逐渐成为深入人心的绘画传统。至清代,“乾嘉学风”以及“尊碑抑帖”的书风直接造就了晚清金石入画的风气。虚谷题跋善用渴笔,冷隽奇崛,画法亦然,以侧锋干墨写枯枝寒林,“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形成斑驳苍劲且具有金石之气的笔墨语言。虚谷在1876年和1883年分别画了两套十二开《山水册》赠与好友高邕,艺术语言恣意纵横,笔墨的书写性特征及独立审美价值被进一步强化,在追求超越物象造型的抽象趣味上更是一骑绝尘。如创作于丙子年的册页之《林舍初曙》,参用蔡邕“飞白书”写寒林,其间数笔大刀阔斧,全然不见轮廓外形,但是落笔酣畅自得,呈现出墨色的丰富变化,与寒林、远山形成浓淡干湿、远近虚实的层次对比,当属“得意而忘言”。在该套册页的《菰蒲远眺》中也有类似表现,满池蒲草全以书家笔法写出,超脱了具体形态,但蓬勃的生命力却足以使人领会,与形单影只的空望之人形成强烈对比,营造出渺茫寂寥的氛围。此外,创作于癸未年的册页之《奇峰突起》更是全以破笔散锋的线条表现山石,不羁之感破纸而出,峰峦由此成为彰显笔墨趣味的载体。
虚谷遁迹方外,潜心书画,因要“闲时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在他的画中既有出尘的意境,也有人间的烟火,且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构图方式与空间营造。
林舍初曙(中国画) 虚谷
《柏林间步》与《红树青山》来自不同册页,两者构图相似,皆写河岸之景,但都放弃了一河两岸的传统图式,采用透过此岸观彼岸的平视视角。岸边的柏树迫近眼前,隔岸的远山影影绰绰成为背景,作品所呈现出的空间纵深感、截取式构图以及不同于传统山水画的取景方式,似在提示着西方视觉经验的影响。
虚谷最令人惊叹的是他对于形式构成的敏感与自觉。再观这套创作于丙子年的册页,《碧湖缓舟》《茂林修竹》《古刹梵音》等作品简洁凝练,新奇脱俗又极富张力。画家善于将物象概括、提炼为形式符号,通过并置、重复的手段营造画面美感。如画中古塔被简化成寥寥数笔,并强调运笔的统一性;竹叶的表现无论在画法还是走势上都趋向整齐划一,有集点成面的形式美感。《古殿银妆》中,积雪的树冠化为相互交织、富于韵律感的弧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开花的苹果树》,但蒙德里安在创作该系列作品时,虚谷已去世十余年之久。显然,虚谷画中充满形式美的笔墨特征,是中国写意传统自觉发展的结果。
古殿银妆(中国画) 虚谷
“用笔如风雨骤至,无一笔滞相,灵气透出纸背,人但觉纸中都不是画,不知此髡解衣盘礴时,胸中先已无笔墨矣。”《近代六十名家画传》中的这句评论切中肯綮地指出了虚谷绘画的现代气质。其实,传统的写意精神与现代的形式构成,都是基于对精神世界的领悟所形成的“由具象而抽象”的审美形态的变化。虚谷山水画中的笔墨形式与审美特征,既是画家特立独行的个性追求,也有赖于晚清多元的审美风尚,既深植于前代传统,又体现出时代风气,实现了艺术表达的创新。在中国山水画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虚谷无疑是一位风格鲜明的先行者。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27日 09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