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全球实时


(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6月9日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王博致辞并主题发言,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一级教授韩庆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冯颜利,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胡长栓,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博雅讲席教授丰子义,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郭建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孙代尧参加研讨会并发言。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学校主题教育指导组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主持。

王博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对中华文明“精准画像”。这五个突出特性贯通着历史和现代,是对中国文化特性、中华文明精神的全面把握,也是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对创造新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恢弘擘画,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贯通旧邦与新命、传统与现代,既是文化复兴的必然途径,也是当代学人的重要使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遵循,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路径,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仰海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为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各位专家学者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极富学理性和哲理性的解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教育者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

关键词: